Image
物理治療師運用一種專業、特定的手觸技巧(包括但不限於關節舒解及正骨手法)的臨床治療方法去診斷,以及治療軟組織及關節以舒緩痛楚,增加關節活動幅度,減少或消除軟組織炎症,誘發鬆弛,促進收縮性及非收縮性組織的復原、柔韌度及穩定性,促進活動及改善功能。(APTA的定義)

臨床上手法治療對慢性的痛症非常有效,一般有慢性痛症的病人,肌肉軟組織和關節都是較為僵硬,在缺乏運動和姿勢不正確的情況下,更容易令痛楚加劇;可運用雙手按壓,刺激肌肉收縮,調動神經系統,促進血液循環。此外,運用雙手的正骨手法亦可改善關節的僵硬和移位,從而減輕患處的痛楚。以頭痛或頸痛為例,不單治理痛患處,同時亦關注病因,如肩部肌肉痙攣、上背肌肉失衡、任何意外、心理創傷及壓力的病史等。這種整全治療方式旨在找出身體有問題的部位,並了解其與身體其他部份的關係及影響。當找出真正的病因後,很多長期病痛及奇難雜症都能夠得到醫治。

This image for Image Layouts addon
超聲波
超聲波主要用於軟組織扭傷或拉傷情況,有助舒緩肌肉和肌腱的疼痛。

physio modalities干擾電流(IFT)或(TENS)
干擾電流或淺皮神經刺激(TENS)是通過電流至患處以刺激感覺細胞,減低痛神經的信息傳送,這稱為「痛門理論」。

牽引法
牽引法主要用於腰痛或頸痛的情況,尤其有麻痺痛伸延至手或腳部,顯示脊椎神經可能受壓,受壓原因可能是脊椎有骨刺、韌帶厚化或椎間盤突出;牽引法有助減低神經線受壓,以及減低脊椎的僵硬程度,從而舒緩痛楚。

熱敷
臨床上主要用於肌肉受傷同時出現痙攣的情況,熱敷的熱力有助加速患處的血液循環,從而減低痛楚。
運動是物理治療重要的一部份,帶氧運動 (如游水、跑步、跳舞等)不但可以增強心肺功能,更可增強肌肉的耐力和身體的免疫力;但過量的帶氧運動會令關節和肌肉勞損,因而出現痛症。當有痛患時,臨床上運動治療非常重要,治療性的運動有以下幾種 :
This image for Image Layouts addon

(一) 肌肉力量鍛鍊運動

當病人有痛症或手術後,由於相關肌肉出現痿縮,關節得不到肌肉的足夠支撐而影響日常生活;因此強化肌肉的運動相當重要,可增強肌肉力度和肌肉的平衡,減少痛楚,回復正常的生活。

This image for Image Layouts addon
(二) 仲展運動

身體有痛症的時候,肌腱和關節往往較為僵硬,令痛楚加劇。適當的伸展運動可令肌腱和關節舒展和鬆弛,預防和減少痛患的程度。
(三) 平衡運動

感觀功能 (包括眼、下肢關節感覺及內耳) 和肌肉狀態再配合中樞神經系統是維持我們身體平衡的主宰;平衡運動的目標便是去挑戰和鍛鍊這個系統,從而減低跌倒和再受傷的機會,對老人家尤為重要。
眩暈(包括頭暈)的原因很多,臨床上物理治療可以幫助由內耳前庭毛病所產生的眩暈,一般稱為「耳水不平衡」。內耳引至的眩暈大概可分為三種:

第一種情況是耳石所導致,病人會感到短時間 (一般十多秒) 非常眩暈,通常是從坐著到身體躺下時,就像地震一樣。需先為病人做詳細臨床檢查,以找出眩暈成因;如果沒有其他內科病,患耳石的機會較高。耳石雖有非常困擾的症狀,但病人診斷有耳石後,醫治並不困難,透過物理治療手法,只需十多分鐘,便可以使耳石回到正確的位置而不再引起眩暈。

第二種情況則較難處理,病人通常是感冒後或內耳發炎後有眩暈的症狀,這是「前庭神經炎」。越是轉換身體姿勢,越是有眩暈的毛病,病人通常不敢做太大的動作,有時更會同時出現耳鳴耳聾的症狀。藥物治療對這類的眩暈幫助有限,病人會傾向減少日常生活的動作,但這樣反而令眩暈更難醫治。醫學研究已證明眩暈運動對減低內耳引起的眩暈效果顯著,有長期慢性眩暈的病人,經過三星期的眩暈運動治療,情況明顯改善;但病人必須有恆心地每天做指定的眩暈運動,而且需要盡量達至個人可忍耐的眩暈情況。

第三種情況是由「美尼爾氏症」引起的眩暈,此情況對眩暈運動治療的反應較慢,治療時間需更長。

腰封、護頸、鞋墊、護膝、護腕、助行器和TENS 機等,是病人常用的輔助治療用品,需要在專業指導下使用。例如急性腰痛,腰封對病人減低痛楚有幫助,但慢性的腰痛如長期配帶腰封,不但令腰肌痿縮,更可能阻礙腰痛康復。本中心會作出專業評估,協助選擇合適的輔助治療用品。

Image